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光辉历程 正文

八方通衢尽康庄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9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发布时间: 2022-05-14 | 打印 | 字号:TT

田满潮 摄.jpg

田满潮/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没有一寸铁路,几百公里的黄河上没有一座大桥,从银川到固原需要半个月,物资运输几乎全靠人力和畜力。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央大力支持宁夏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网络,帮助宁夏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连通东西、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运输条件显著改善。

公路发展“三级跳”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公路总量大幅增加、干线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全区公路建设也经历了以增加公路里程为主、提升公路等级为主、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公路网络3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167公里,永久式、半永久式桥各1座。其中有干线公路4条、支线公路5条。这些公路基本沿用原来的大车道,除个别路段铺有沙砾外,其余都是土路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路况差,通车能力差。

  从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宁夏公路基础设施随着历史进程逐步发展。1958年,宁夏开展了群众性筑路活动,在短期内修建公路近2000公里。仅1959年,即修建改建公路585公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宁夏的道路状况。1963年7月,宁夏动工修建汝箕沟—西大滩煤运专用公路,当年11月竣工通车。其中,汝箕沟口到西大滩的14公里辅筑了沥青路面,成为宁夏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沥青路。从1965年开始,宁夏实施了兰包公路(今109国道)银川南段技术改造工程,以渣油代替沥青对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并取得了成功,为以后在全区推广积累了经验。1970年12月,宁夏第一座黄河大桥——叶盛黄河公路桥建成通车。到1978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227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1097公里(绝大多数为渣油面处理),中级路面76公里,低级(沙砾)路面2170公里,无路面里程1884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宁夏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1年,交通部正式颁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这一时期,宁夏抓紧路网改造、改渡为桥,发展县乡公路等,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并加大地方自筹力度,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加快了县乡公路建设,先后修建山区公路29条761公里;建设桥梁25座总长505米。通过这一时期的建设,宁夏公路通达能力和技术等级都有很大的提高。至199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7400公里,比1978年增加2173公里,二级公路从181公里增加到688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从1097公里增加到2146公里。

  1995年编制完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1991—2020年公路网规划》中,确立了以首府银川为中心的“X”型公路主骨架及“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长远建设目标。“八五”规划到“九五”规划执行期间,大力实施了全区公路路网改造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路网结构,新建了一批省道,改建6条省道,新建了一大批县乡道路。同时,宁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银(川)古(窑子)一级公路于1991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3年建成),拉开了宁夏高等级公路建设序幕。

  2000年6月,宁夏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石(嘴山)中(宁)公路姚伏至叶盛段。此后几年,相继建成了古(窑子)王(圈梁)等10条高速公路。到2007年底,形成了“三纵六横”公路网络,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实现了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市)1小时上高速公路、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和有路必养的目标。截至201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5万公里,高速公路1306公里,公路密度为36.9公里/百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青银高速银川至宁东段和京藏高速石嘴山至中宁“四改八”工程以及同心至海原、石嘴山至平罗、李家庄至泾河源等高速公路和叶盛黄河公路大桥等,贯通了青兰高速公路全长9.5公里的六盘山特长隧道。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宁夏公路通车里程由3.33万公里增长到3.66万公里。全区二级以上公路比重、等级公路比重、沥青水泥路面铺装率、乡镇通达和通畅率、行政村通达和通畅率等7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或并列西部第一,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等多项指标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铁路纵横促发展

  1954年10月,包兰铁路宁夏段开工建设,到1958年10月开始运营。包兰铁路干线在宁夏境内长352.58公里,是宁夏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包兰铁路建成运营结束了宁夏没有铁路的历史,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958—1961年,干(塘)武(威)铁路建成,成为包兰、兰新两大干线联络线,大大缩短了自甘肃武威至内蒙古、华北、东北的运输距离。1971年11月,有“太西煤走廊”之称的平汝铁路建成,全长82.2公里。除了货运外,还开通了一对银川站至汝箕沟站的普客列车,这条线路建成后,太西煤由此经包兰线,走向了全国各地。截至1965年,宁夏境内铁路通车里程达409公里,比1958年361公里增长了13.3%。其中对包兰线两侧沙漠进行了创造性的治理,确保了包兰线建成以来始终畅通,堪称世界治沙的奇迹。

  1990年,作为“八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宝中铁路开始兴建。1996年,这条穿越中国大西北腹地的重要铁路干线通车运营。宝中铁路南起陇海铁路的虢镇东站,穿越陕甘宁3省区14个县(市),北接包兰铁路迎水桥车站,年运输能力1600万吨。该线总投资40多亿元,全长499.6公里,其中在宁夏境内投资25.8亿元,长度达到286.69公里,穿越宁夏南部的中卫、同心、海原和固原等市县,1995年10月全线建成并投入运营。这条铁路建设对改变沿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宁夏开始对包兰铁路宁夏段石嘴山到营盘水进行复线和电气化改造,1998年改造竣工后该段线路成为一级电气化铁路,实现了电力机车牵引,牵引定数由2600吨提高到4000吨。改造后的包兰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增强,缓解了宁夏铁路外运的压力。同时,宁夏加快地方专用铁路建设步伐,相继修建了通达全区主要工厂、矿区、商业网点的铁路专用线。1991年12月,大古铁路由铁道部、中国统配煤炭总公司、宁夏联合建设,全线长70.35公里,主要承担大坝电厂所需燃煤的运输,设计运输能力100万吨,1997年3月正式移交大古铁路公司管理。“十五”期间,完成了干武铁路电气化改造、包兰铁路石嘴山至兰州段电气化改造和包头至惠农电气化改造工程,包兰铁路实现了全线电气化。

  2006年5月,宁夏启动了太中银铁路建设工程,于2011年1月11日建成通车。这条连接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通道,大大缩短了宁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突破了长期制约宁夏铁路外运的瓶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完成了包兰铁路会银段增建二线工程,并完成了银川火车站站改工程,建成了现代化的车站。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铁路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启动中长期铁路网的修编和“十三五”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论证,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两横一纵”经过宁夏。2015年10月10日,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同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开工建设;2017年6月19日,中兰高铁开工建设;2018年8月16日,包头至银川高铁(宁夏段)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底,银西高铁建成投入运营,并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宁夏人民终于圆了期待已久的“高铁梦”。

神鹰展翅翱九州

  从1958年建设设施简陋的银川西花园机场,到2008年河东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再到中卫香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建成运营,时至今日,宁夏民航运输已形成“一干两支两通”的民用机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银川河东机场为枢纽,连接全国大中城市的航空网络。

  银川西花园机场,始建于1935年,机场跑道为碎石铺面。1958年,宁夏对西花园机场进行重新修建,以迎接自治区的成立。1986年9月,对该机场进行了扩建,机场最初仅仅开通北京—包头—银川—兰州航线,每周2班,平均旅客输送量仅150人次。到1990年共有国内航线3条,即银川—北京航线、银川—太原—北京航线、西安—银川航线,机场每周航班仅为20个。银川西花园机场地处城市之中,因基础设备简陋、陈旧而无法扩建,再加上周边净空环境差等原因,于1997年9月停止营运。

  1995年,宁夏启动了银川河东机场建设工程,距银川市区19公里,机场技术等级为4D级。2008年6月5日,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飞行区等级为4D级。2016年12月26日,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飞行区等级升级为4E级。2017年8月,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2018年2月8日,银川河东机场T2航站楼国际厅改造工程正式投运。截至2017年,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航站楼总面积达到12.91万平方米,可满足除空客A380外所有机型起降,同时满足年旅客输送量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吨的保障需求,并满足航空公司基地保障需求。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通航城市达到75个,航线94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航班12条。旅客年输送量为790万人次,近10年旅客输送量年均增速20%左右,已迈入中型机场行列。

  在河东机场改扩建的同时,宁夏又启动了固原六盘山和中卫香山2个支线机场的建设工程。在“十二五”规划后期,宁夏还相继建设了2个通用机场,即吴忠盐池、银川月牙湖通用机场。宁夏河东机场改扩建和固原六盘山、中卫香山机场的建设运营,不仅完善了区域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填补了宁夏中南部没有机场的空白,大大提升了宁夏内通外达的基础设施水平,适应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加快了宁夏对外开放步伐,对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多年峥嵘岁月,60多年光荣与梦想。勤劳勇敢的宁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建成综合交通网络,为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热烈响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时代交通网络建设,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伟大实践中披荆斩棘、破浪远航。G

  (本文参考《辉煌六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社会科学院编,黄河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版)

  责任编辑:沈 阳


>>><<<
【作者】:本刊记者 李百军
【来源】:共产党人9期